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汇编15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很快就要开展新的工作了,该为接下来的学习制定一个计划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1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这学期,学生进入了三年级第二学期的学习。从本班学生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改变。在学习上,学生不仅具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而且对于一些字形较简单的字,学生能够在仔细观察字形结构的基础上,做到正确书写。全体学生都可以独立阅读不同程度的文章,部分学生阅读兴趣浓厚,课外阅读总量甚至已经远远超出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大部分学生写作的兴趣浓厚,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语言文字表达活泼生动,富有童趣。但同时也有一些在学习上表现出畏难情绪的.孩子,这些孩子家庭教育跟不上,课后的阅读面窄,无论是口头表达能力还是语言表达能力都较差。在这学期的教学中,除了引导大部分学生继续提高外,也要帮助后进生争取最大的进步。
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全册课本安排了八个单元。每单元安排课文三至四篇,共32篇。精读课文24篇略读课文8篇。此外还安排8篇选读课文。每组教材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园地三大部分。第二组和第五组各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活动。每个单元安排习作一篇,共八篇。
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学期在顺利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基础上,跟上学期一样,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文兴趣、阅读习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并且加大力度。
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要十分重视对学生读书的指导;
(三)要十分重视阅读与习作的有机结合,正确处理读与写的关系,打好学生习作起步阶段的基础;
(四)要十分重视发挥与课文配套的教学辅导用书,教具,学具的作用;
(五)要妥善安排教学时间;
教学进度
(略)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一、学情分析
通过一年的学习,大部分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汉字,掌握了一定的识字方法,
在读书、写字、口语交际方面都有了一定的基础!也养成了基本的学习习惯,能主动的参与课堂学习,自觉地完成各项作业,平时学生比较喜欢阅读一些趣味性强的图书,但读书的习惯和方法还需要教师多指导。
从语文的课堂反馈情况来看,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不断训练,想象能力也有待提高。课堂纪律不是很好,本学期教学压力较大。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同时,要对他们严格要求,做好思想教育工作。好的学生态度不够认真,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上学期的语文成绩两个班不相上下,总体不错。
二、教材分析
(一)全册教材分析
全册教材由"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3)"与"识字"、"课文"组成。"识字"安排了2个单元,每单元4课,共8课。课文安排了6个单元,每单元3-5课,共23课。,每个单元后面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本册教材继续坚持把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放在重要地位,继续采用识写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23篇课文,分为六个单元,各单元内容相对集中,所编选的课文内容丰富,有革命传统教育的,有赞美人间真情的,有揭示自然现象的,有反映动物天地的,有劝勉勤学苦练的,也有崇尚科学实践的……课文语言文字规范生动,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让学生从从多种角度,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品德教育,接受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帮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习做人。每篇课文后面设计练习3~4题。前两题主要突出朗读、背诵、复述和识字、写字这些重点训练项目。除此之外穿插安排了抄写常用词语、用重点词语说话以及读说写结合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练习。这样的安排,简约实用,抓住了关键,学生能远离烦琐机械的练习,高效率地达到《标准》规定的主要目标。每单元后面的综合练习内容包括字词句练习、写字、成语和古今诗文的朗读背诵、口语交际等,既相对独立,又各自形成系列,这样既能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能促使其语文能力的发展,还能让学生学得生动有趣,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
(二)单元教材分析
1、关于识字。本册继续采用"识字分流"的办法安排生字。全册共安排生字406个,其中要求会写的为276个,另外的130个只要求认识。"识字"课有三种形式:(1)词串识字。(2)看图会意识字。(3)形声字归类识字。
2、关于课文。全册教材安排课文23篇,其中韵文6篇。有些课文内容与秋季风光有联系;有些课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有些课文让学生认识社会,认识人生等。
3、关于练习。全册教材共安排综合练习8个,每单元后面安排1个。练习以综合性为主,内容包括学用字词句、写字、读读背背、口语交际等。
教学重点:
进行字、词、句的训练。 进行朗读训练、背诵训练,进行正确的写字训练。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并运用课文中的一些语句。
三、教学目标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写姿势,并养成习惯;养成爱惜学习用品的习惯。继续培养专心倾听的习惯,养成认真写铅笔字的习惯! 培养勤于朗读、背诵,乐于课外阅读的习惯。
2、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学习普通话。
3、认识大写字母,能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4、准确认识456个生字,掌握本册安排的27个常用偏旁。
5、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276个生字;能按字的结构特点把字写端正、写匀称。
6、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或一件简单的事。
7、能在看图或观察事物后,用普通话说几句意思完整、连贯的话。
8、能就所听所读内容,用普通话回答问题,做到语句完整。
9、愿意与别人进行口语交际,态度大方,有礼貌。
10、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指定课文;复述课文;会分角色朗读。
11、联系语言环境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的意思。
12、能凭借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13、能用学过的部分词语写通顺的句子,能理顺次序错乱的句子。
14、学习按一定顺序观察图画和简单事物,写几句连贯的话。
15、学会"祝贺"、"购物"、"待客"等方面的语言交际本领,能用几句连贯的话把有关内容写下来
四、教学 ……此处隐藏15728个字……划并认真执行。
13、及时向校长汇报工作情况。
14、树立以校为家、廉洁奉公、勤俭办校、任劳任怨、无私奉献的思想作风。
五、出勤方面:
在工作中我一定要做到不迟到、不早退,听从领导分配,不挑肥拣瘦讲价钱,平时团结同志,尊老爱幼,做到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作为一名教师,我一定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教师八条师德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工作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决不应付了事,得过且过,以工作事业为重,把个人私心杂念置之度外,按时完成领导交给的各项任务。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14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学习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精神,紧紧围绕市、镇教育局的工作重点,结合我校的教学工作计划,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以实施新课程标准为契机,进一步转变观念,加强教育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在质量和内涵上求发展,扎实、有效地做好各项工作,深入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
二、工作措施:
(一)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质
充分利用每周集体备课时间组织教师围绕新课程的基本目标、具体要求及其实施方式这一核心内容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学习方式采取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结合。
(二)加强实践交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除了要加强理论学习外,还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语文科组的教师之间必须加强实践经验交流,通过互相听课、上公开课,评课与反思,互相交流、探索,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要善于在教学实践中学习、研究,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对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组,使自己逐渐成长,不断适应新的变革。
2、语文科组每周活动一次。教研活动内容涉及相关理论学习、讨论、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等。
3、加强同级组老师之间的集体备课,设定活动时间统一为每周一下午第三节,负责人:一年级:徐旖萍;二年级:萧汝翩;三:聂又珍;四年级:余苑如;五年级:余仲庆;六年级:罗静芬。
4、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保证集体备课的时间,保证人人有准备的参与,人人有重点的发言和讨论,能真正的集思广益,发挥集体的作用。每位教师要积极探讨在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方式和教育方式的改革。本学期,力求新教师(包括去年新老的老师)每人上一节研究课,每一个级组推一节优质课或示范课。尝试“自设公开课”,执教者自己“三定”:定时间、地点、上课内容。
(三)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和管理是促进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备、教、批、辅、考、评”等常规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本学年,按镇和学校的要求,定期检查教师的课堂教学状况,检查教师备课、辅导及作业批改等情况,强化作业布置、批改、以及学生书写格式规范化的管理。统一单元测验的时间、改卷要求、及时上报成绩。
(四)加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重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发展。
1、建立图书角,落实“双轨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在课室设立图书角,并倡议学生为班级图书角捐书,创设学生“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的环境,在班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科任要结合教学实际多给学生以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逐步掌握学习的技能和技巧。
(1)时间落实:每天至少要有20分钟读课外书籍;
(2)读物落实:开放学校图书室,设立班级图书角;
(3)落实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阅读量:二年级不少于5万字;三年级不少于15万字;四年级不少于30万字;五、六年级不少于50万字。做好读书笔记,并在班内定期展示学生的优秀读书笔记。
2、全校教师集体行动起来抓学生写字。要从学生握笔的姿势入手,强化写字的基本要求,各年级都要开展临摹,根据新课程要求一、二年级写铅笔字,三至六年级写钢笔和毛笔字,本学期将进行各年级的写字比赛。
3、教师要根据本班特点多组织些与学习有关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
4、结合全国第九届推广普通话周活动,全校开展推广普通话活动。让普通话成为我们校园第一语言。
5、面向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征集稿件,准备期末结集出书。
(五)、认真组织师生参加校、镇、市举行的各类竞赛。各教师要高度重视,悉心辅导。
本学期主要工作安排:
第一周:科组长参加镇语文科组会议
第二周:六年级语文新教材培训(市)
第三周:向三年级以上班级征集稿件
第四周:省小学语文青年教学论坛活动
第十周: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大赛(赵苑珍参加);市写字(毛笔字)教学分片观摩活动
第十二周:全校古诗80首诵读检查、比赛
第十五周:市四年级小学生作文竞赛
第十六周:把学生的稿件结集成书,出版《小学生作文选》一本
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计划15(一)精读课文教学。
1,继续加强词句训练:要引导学生自觉地运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的方法准确理解词语,特别是含义深刻的句子。要鼓励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学习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
2,思考联系的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
3,要加强朗读、默读训练:课堂教学要多读少讲,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练习朗读。指导朗读,不要单纯从朗读技巧上指导,使朗读和理解密切结合,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朗读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默读也是重要的阅读基本功,要指导学生学会一边读一边想,在独立阅读和思考中培养阅读能力。
(二)略读课文的教学。
着重指导学生把在精读课文中学到的读书方法用于阅读实践,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要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引导学生读书、思考、讨论。
(三)读写例话的教学。
联系本组的精读课文,对例话中提示的阅读或习作方法进一步加以理解;最后联系自己读写实际,说说从例话中得到的启发与体会,引导学生把从例话中学到的知识用于今后的读写实践。
(四)积累运用的教学。
1,读读背背:重在引导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了解中华优秀文化,能够熟读成诵。
2,阅读:指导学生阅读短文时,注意将训练的重点迁移,逐渐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口语交际:指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时,要从启发兴趣、激发说话的欲望入手,使学生产生说话的愿望,知道怎样去说。要加强说话通顺、连贯的训练,体现交际性,使人人都有训练的机会。
4,习作:指导习作,要注意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打开思路,不拘形式自由表达。要引导学生写熟悉的人、事、物,做到说真话,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人、事、物,激发他们大胆想象,展开联想甚至幻想,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
文档为doc格式